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务公开 > 正文
关于印发《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 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省残联教育就业部
日期: 2022-07-20
访问次数: 254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残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公共服务局、改革发展局、宣传网信局:

现将《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7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依据中国残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河北省“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精准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完善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完善任务明确、分工负责、政策共享、运转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

坚持精准施策。以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为重点,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类别化、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

坚持统筹协调。发挥政府、残联组织、行业企业、社会机构等各方面作用,统筹政策和资金资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增加培训供给,扩大培训范围。

坚持德技并修。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知行合一、德技并修,注重培养残疾人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素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统一。

(三)目标任务

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精准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供给充足、载体多元、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适应残疾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需要。到2025年,培训供给不断提升,基本满足残疾人各类职业培训需求。

二、主要内容

(一)精准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对残疾人中新成长的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培训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以达到上岗要求和掌握初级技能为目标,精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强与用人单位对接,根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积极组织定岗、定单式培训,密切培训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发挥各级盲人保健按摩实训基地和盲人按摩示范机构作用,加大未就业视力残疾人的培训力度,以“师带徒”方式安排保健按摩培训,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配合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在农村残疾人中大力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传统工艺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增收能力。

(二)全面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将在岗的残疾职工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指导其根据岗位提升与稳定就业需要,制定残疾职工职业培训计划。鼓励用人单位单独或与培训机构合作,采用岗前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方式,稳步提升残疾职工职业技能水平。鼓励用人单位与参训职工协商调整工作及培训时间,依法保障残疾人职工参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三)持续推进创业创新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培训需求以及创业初期的残疾人,依托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创业培训(实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网络平台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创新培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自身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需求,紧密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新素质培养、创业项目指导、开业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无障碍法规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培训。组织残疾人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技能水平、管理能力,树立残疾人创业典型。结合残疾人群体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数字技能培训、新媒体营销技能培训等。

(四)精心组织中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在校残疾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胜的技术能手、具备专利专长的残疾人人才等为主要对象,开展中高技能人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发挥残疾人中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推动方面的作用;鼓励其参与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文化产业大赛。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坚持工学结合、德技并修,努力建设和打造一支残疾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五)统筹安排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人员培训。对规模较大、可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开展雇主培训,提高对残疾人群体就业能力的认识,改变用人观念。组织各级各类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人员开展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信息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项就业服务技能提升培训,更好服务于残疾人群体。

(六)全面落实职业素养培训。残联组织要积极参与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指导监督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将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环保、健康卫生、劳动保护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列入培训内容,实现残疾人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双提升”。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疾人职业培训政策扶持。落实国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与管理办法,规范培训流程,强化培训质量。明确购买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政策,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针对残疾人群体实际,特别是部分类别残疾人需要辅助教学人员等情况,合理确定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支持残疾人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合格证书等),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一年内不可重复享受)。残疾人参加国内国际职业技能竞赛等实训,可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不含获奖人员奖金、差旅费、交通食宿费、工杂费等其他费用)。制定《河北省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规范盲人医疗按摩行为,保障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权益,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发展。适时更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及时提供更多培训项目。

(二)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供给。依托公共实训基地、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结合地域特点和残疾人需求,通过挂牌认证的方式,加强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的培育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培训基地准入、退出和评估机制,实行分级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扶持政策。到2025年末,每个县(市、区)至少挂牌1家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以中高等职业院校、特殊教育学校为主要对象,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共建共享行动,遴选和培育一批残疾人实习实训基地。对盲人按摩、非遗传承等类别化培训基地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三)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建设。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创新,探索开展“互联网+职业培训”,开展学习积分等形式的线上自主学习试点,推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将相关线上培训平台及数字资源纳入培训机构目录。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河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线上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支持引导。多渠道组织各市优质课程资源,积极争取纳入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线上培训资源库。落实线上培训资源开发、使用、审核、评价、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扩大线上培训资源覆盖面。

(四)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针对残疾人身心特点以及盲文、手语等特殊需求,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按要求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师资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建立由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和个体从业者中的高技能人才、国际和国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劳动模范、岗位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自强模范、乡村振兴自强人才以及符合条件的技能劳动者组成的专兼职并存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库,实现培训师资动态管理。

(五)规范管理残疾人职业培训。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化、类别化、规范化,落实残疾人职业培训目录清单管理,建立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公示制度。执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资金使用、结业审核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监管。建立学员满意度和第三方参与的培训质量评价制度。残疾人培训结束并通过结业考核,由培训机构发放培训合格证书。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公布培训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

(六)打造残疾人特色培训品牌。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结合地域优势,积极培育残疾人培训项目品牌。省残联每2年组织1次优质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评选。引导和鼓励开展电子商务、媒体运营、数字技能等新业态项目培训。扶持残疾人非遗、文创及保健(医疗)按摩等特色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发展,打造一批优秀传统工艺和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培训项目。

(七)拓展残疾人技能提升渠道。支持普通职业院校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单独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与有关院校合作试点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落实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按照残疾人学分银行基本流程和制度框架要求,探索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帮助残疾人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获取中专及以上学历,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残联组织统筹协调,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当地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压实省、市、县三级任务责任,确保落地见效。各级残联、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本部门就业培训整体安排,加大资源统筹、共享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培训效果。

(二)加大保障力度。依据法规政策,严格落实残疾人劳动者培训相关政策。加强政府投入保障,鼓励社会捐赠支持。明确申领条件、简化申领流程、提供申领服务,帮助残疾人及相关企业落实政府部门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培训补助。

(三)实施信息化管理。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和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系统等信息化工作手段,对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资金、培训人员和培训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检查,提高数据准确性。要加强数据分析应用,为制定政策、精准开展服务提供支撑。

(四)推行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各级残联所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衔接,实现“职业能力评估——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创业项目)推荐——就业跟踪服务”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各市要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加大与用人单位的协调推介力度,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

(五)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平面和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针政策以及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别扶持措施,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提升公众知晓度。大力宣传残疾人技能人才典型事迹、残疾人通过技能提升和创业创新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提高社会公众对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认识与接纳,引导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加强技能人才的激励表彰工作,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环境。

(六)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开展各类培训机构审核、过程监督、补贴资金审核,切实保障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加强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开,开展提升计划实施情况年度监测,组织实施中期和终期评估。各市每年组织一次计划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估,并于11月20日前向省残联上报提升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方案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

政策解读:《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 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