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北省各级残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实施,围绕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开创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康复
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康复相关政策文件,持续深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省残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9部门印发《河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加强关爱促进行动组织领导。组织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择优选定唐山市、定州市、邢台市清河县、沧州市南皮县为国家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深入贯彻实施《河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持续加大救助力度,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覆盖,将14项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门诊单独报销范围,1.6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30.66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其中9.1万名残疾人适配基本辅助器具。
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区康复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加快推广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为420名残疾人提供服务。持续推进残联系统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达745个,在岗人员1.9万人(管理人员2231人,业务人员1.37万人,其他人员3064人),年培训康复师资和技术骨干335人。
二、教育
持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省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部、班)10个,在校生982人(聋生589人,盲生129人,其他264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4个,在校生391人,毕业生100人,毕业生中55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1554人(高职946人、本科516人、硕士研究生83人、博士研究生9人)。
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与河北开放大学共建的特殊教育学院累计招生3625人,建成全国第6所、全省首所孤独症儿童专门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5%。
为360名残疾考生提供高考便利措施632项,资助困难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1117人,发放助学资金348万元,确保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
三、就业
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41.3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2.4万人,集中就业4004人,个体就业1.4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3701人,辅助性就业2383人,灵活就业(含社区、居家就业)8.1万人,从事农业种养加28.4万人。
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4094人次、盲人保健按摩人员培训250人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培训662人次。47人获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现有保健按摩机构273个,医疗按摩机构24个。96个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安置1154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1343户残疾人家庭增收。
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建成省级残疾人新业态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入驻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超100人;打造“百县千品”手工特色品牌,大名草编、张家口皮雕等非遗项目带动规模化就业。
四、社会保障
持续完善兜底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残疾人155.4万人,领取养老金残疾人68.3万人,46.3万名60岁以下残疾人获得参保缴费资助(重度36.1万人、非重度10.2万人)。
推进托养服务提质增效。现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313个,寄宿制和日间照料服务机构为4012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居家托养服务2.4万人。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标准自2025年起分别提高至106元/月、100元/月。
五、宣传文化
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开办省级专题广播节目1个、电视手语栏目1个、市级广播节目8个、电视手语栏目8个,央地媒体刊发涉残报道3万余条,网络阅读量达3.7亿人次。开展文化周活动689场次,现有公共图书馆盲文阅览室36个、市级残疾人艺术团8个,组织京津冀文化交流活动1次。成功举办第四届残疾人文化节、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开展“我和我的残疾人朋友”故事展播、“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等品牌活动;“助残暖冬”行动升级为多部门联动的“爱心河北助残暖冬”行动,惠及2万余名困难残疾人。
六、体育
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举办县级以上群众体育活动2万次,新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30个,为20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
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推广活动、第五届河北省残疾人群体运动会,我省运动员在世锦赛、世界杯和洲际赛事中共获得77 金 42 银29铜,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巴黎残奥会勇夺13金10银8铜,破世界纪录数全国第一;听障冬奥会斩获6金4银1铜,金牌奖牌数在全国均位列第一;残奥冠军郭金城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多名运动员入选北京体育大学深造。
七、维权
持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制定或修改残疾人专门法规和规章1个,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省级规范性文件2个、市级1个、县级8个。县级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51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13次。开展省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次,1000人次参加;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83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79个。各地残联办理建议、提案46件。
法治保障实现突破,残疾人权益保障首次纳入全省人大系统三项联动监督;创新建立涉残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各级律师协会实现残疾人权益保障委员会全覆盖;12385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获评全省“八五”普法先进单位。
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万户,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4009人。
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和规范性文件53个,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114次、无障碍培训1014人次。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或促进队伍13个,共有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或促进员179人,其中残疾人督导或促进员51人。
八、组织建设
持续健全基层组织网络。省、市、县、乡镇(街道)残联2496个,工作人员5395人;村(社区)建立残协5.3万个,残疾人专门协会912个,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5.2万人。
培养助残社会组织22个,共有助残志愿者2655人。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全国“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试点落地见效,5项服务实现“一窗通办”;残疾人事项村级代办8.6万件次,上门服务3.4万件次;12345热线全国首创手语视频服务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
九、服务设施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32个,总建设面积146625.6平方米,总投资28462.2万元;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16个,总建设面积95715.8平方米,总投资29319.8万元;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26个,总建设面积92661.4平方米,总投资19234.3万元。各类服务设施总投资达7.7亿元。
十、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计划建设康复服务、托养管理、辅具适配、职业能力测评等服务系统的河北省残疾人服务信息平台二期项目成功获批。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