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政务公开 > 正文
2022年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省残联办公室
日期: 2023-05-11
访问次数: 1343

 

2022年,河北省各级残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康复

贯彻落实《河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河北省“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推动“十四五”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实施《河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加强和改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优化救助流程,提升经办服务效能,10512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以农村低收入残疾人为重点,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299368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85262 名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获得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视力残疾人16837名、听力残疾人15360名、言语残疾人1920名、肢体残疾人185789名、智力残疾人13765名、精神残疾人 44630 名、多重残疾人14221名。

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区康复工作,制定《河北省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细则(试行)》,落实《河北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办法(试行)》《河北省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化建设评估和全省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残疾人康复机构572 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15398人,其中管理人员 1846 人、业务人员 10746 人、其他人员 2806 人。全年完成省级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300人。

二、教育

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特殊教育得到有力保障。2022年共为249名高考残疾考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合理便利,对全省1223名新入学困难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进行资助,其中残疾研究生12名、残疾本科生58名、残疾人家庭子女研究生123名、残疾人家庭子女本科生1030名。

全省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部、班)10个,在校生846人,其中聋生646人、盲生101人、其他99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4个,在校生327人,毕业生214人,毕业生中148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等教育阶段,有540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

三、就业

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419612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9693人、集中就业3976人、个体就业12602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575人、辅助性就业1981人、灵活就业(含社区、居家就业)70482人、从事农业种养加308303人。

为6963人次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增收能力。全省129个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共安置1995名残疾人就业,带动2045户残疾人家庭增收。

全省共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349人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10人次。现有保健按摩机构546个,医疗按摩机构47个。989人获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务任职资格,172人获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四、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数达1547656名。620209名残疾人领取养老金。60岁以下参保的残疾人中,359703名重度残疾人和132131名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各级各类机构达313个,其中寄宿制服务机构60个、日间照料机构5个、综合性服务机构73个,居家服务机构175个。3151名残疾人通过寄宿制和日间照料服务机构接受托养服务,19217名残疾人接受居家服务。

五、宣传文化

2022年紧密结合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精心打造具有残联特色、图文并茂的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文化墙;举办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年回顾成就展,推出“十年温暖答卷”新闻报道网上阅读点击量超140万。举办“建功新时代,一起向未来——河北冬残奥运动员先进事迹情景报告会”,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全网信息曝光量超450万条(次)。组织“我和我的残疾人朋友”主题宣传活动,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522篇应征稿件,精选改编成声波和视频故事,进行了多媒体传播。建成、完善“河北省残联发布”新媒体矩阵,创建微信、快手、抖音等多个新媒体传播平台。与河北广播电视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残疾人事业宣传的新范式。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省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8个、电视手语栏目11个。

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进社区,为2500户残疾人提供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服务,组织开展京津冀摄影诗歌手工艺品文化交流、残疾人书法绘画作品展览等线上线下活动,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1171场次,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完善残疾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各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33个,市级残疾人艺术团7个。

六、体育

残疾人竞技体育位居全国前列。冬季项目方面,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取得历史性辉煌战绩,河北省34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6个大项61个小项的比赛,夺得10金15银12铜,金牌数、奖牌数中国体育代表团55%、60%为祖国、为河北赢得了巨大荣誉省残联和5名运动员被党中央国务院分别授予“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残联系统47个单位和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表彰。在2022年世界残奥单板滑雪国家锦标赛河北运动员共夺得4金4银4铜

夏季项目方面,我省4名运动员赴韩国参加举重亚锦赛,得了8金7银1铜。2名运动员法国沙托鲁参加2022年世界残奥射击世界杯赛夺得3金2铜。

群体项目方面,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获得二等奖。为4000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健身“三进”服务,组织开展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冰雪运动季等线上线下活动,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康复健身体育融入社会生活。

七、维权

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13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2个。县级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15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16次。开展省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次,200人次参加。举办省级法律培训班1个,100人次参加。各地残联办理建议、提案37件,全部按时办结。

全省共出台50个省、市、县级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和规范性文件;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200次,无障碍培训744人次为有需求的1289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4787名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2022年,12385热线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站四大平台共为38570名残疾人提供服务,涉及事项73069件。其中,坐席即办72939件,向各地市交办转办函130件,限时办理129件,办理中1件,无逾期办理事项。对涉及事项进行综合分析,共划分出7类残疾人重点关注和集中反映的问题。其中,残疾人证问题22373件,较上年度增长3.06%;社会保障类问题13910件,较上年度增长9.54%;教育类问题6613件,较上年度增长17.8%;残保金类问题5842件,较上年度增长31.7%;家庭无障碍改造类3280件,较上年度增长9.1%;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类问题1967件,较上年度下降3.4%;疫情类问题80件。

八、组织建设

市、县、乡共有残联2476个,其中设区市已建残联11个、县(市、区)残联174个、乡镇(街道)残联2291个、社区(村)已建残协52618个。

省、市、县、乡残联工作人员5384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总计52778人。7个市级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101个县级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干部。

残疾人专门协会901个,助残社会组织25个。

九、服务设施

截至2022年底,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33个,总建设规模136841.4平方米,总投资28557.7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17个,总建设规模97252.9平方米,总投资29026.1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27个,总建设规模93011.4平方米,总投资1937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