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 理 结 果 :A
提案字〔2022〕1号
对政协河北省委员会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0039号提案的答复
张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残疾人就业,助推乡村振兴,要插上文化与科技的翅膀’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实现价值、实现尊严、实现与社会高度融合的有效措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残疾人同样一个也不能少。河北省残联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就业培训方式,努力帮助残疾人朋友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高度重视残疾人心理健康建设。河北省残联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进万家办实事”、“助残暖冬”等系列活动,上千名干部职工深入农村和社区,走进残疾人家庭,送物资、送政策、送辅导、解难事,残疾人朋友听党话、感党恩的意识更加凝实。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职业道德、心理辅导等培训内容不低于10%,帮助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就业信心。在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立心理辅导室,对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12385热线24小时不间断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二、政企联动助推残疾人就业培训迈出新步伐。河北省残联与河北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深圳市互联心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内帮助河北省残疾人提供2000个新业态就业岗位,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新活力。着力打造校企联合、政企联动,推行“订单式”、“进厂办学”、“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等培训模式,为残疾人朋友提升职业技能、实现精准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三、结合残疾人特点,聚焦市场前沿,不断提升助残服务水平。河北省残联统筹各相关单位办好残疾人竞赛活动,发掘宣传残疾人优秀技能人才,引导带动广大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为高质量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不断更新,非遗技能、互联网知识等培训内容占比逐年上升,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专业性、前瞻性逐渐加强。
四、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实现精神层面的发展振兴。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每年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了全省残疾人文化节,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通过残疾人艺术演出、书法绘画展览、手工艺品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残疾人艺术才能和个人魅力。组织、编创优秀残疾人文艺作品,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取得优异成绩。更多的残疾人在文化活动中愉悦了身心,文化发展振兴的氛围日渐浓厚。
下一步,省残联将继续承担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责任,搭建好残疾人与企业之间的爱心桥梁,为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助推乡村振兴、企业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提供持续优化的服务。
一是培育县级就创业基地,帮助农村残疾人就近实现就业创业。联合当地企业探索建立市、县(区)级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的服务流程,促进农村残疾人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二是探索“互联网+残疾人培训就业”服务,为残疾人在乡村振兴中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推进数字化就业培训服务进程,帮助农村用好村级电子服务站,让农村残疾人的文创产品,做得出、有销路、能增收。建立永久免费的残疾人技能学习网络课程,帮助行动不便的农村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就业技能,在家也能完成创业就业。
三是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助力残疾人增收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走进去与走出来相结合,继续研究打造有特色的残疾人培训就业方式。引导爱心企业走进残疾人身边,切实了解残疾人所思所想所需,积极为他们提供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岗位;引导残疾人走出自身圈子,主动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感受其中的文化特色,找寻属于自己的那条就业创业之路,并为之奋斗。
四是继续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工程。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节、文化周活动,切实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文化在残疾人就业培训中“扶志”“扶智”作用,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充分宣扬残疾人努力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事迹,扩大残疾人典型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认识与接纳,引导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进一步营造助残扶残爱残惠残的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5月6日
领导签发:王志恒
联系人及电话:王 浩 0311-85200067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文旅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