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峰峰矿区为残疾儿童打开“无碍生活”之门
发布日期: 2025-06-26
|
来源:邯郸市峰峰矿区残联
|
分享:
|
字体: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祥和苑小区的楼道里,残疾儿童玉玉(化名)的父亲正熟练操作着崭新的爬楼轮椅,载着女儿缓缓下楼。这幅曾被“楼梯”阻隔的日常画面,如今在峰峰矿区化为温暖现实。

近日,全国首个“集善残疾儿童助养——无障碍提升计划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完成先行先试,以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无碍生活”解决方案,为全国残疾儿童居家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邯郸样板”。

高端器具破解生活困境——从“困守高楼”到“拥抱阳光”

“以前女儿望着窗外的眼神总让我揪心,现在她能自己操控轮椅在小区花园里转圈了!”玉玉父亲的语气里满是激动。这个家住4楼的家庭,曾因女儿的行动障碍很少下楼,而中国残联配备的智能爬楼轮椅,通过履带式自动升降系统和智能平衡控制,让每层十几级台阶不再是“天堑”。

图为残疾儿童辅助器具调试现场

6月盛夏,骄阳似火,中国、省残疾人辅具中心专家团队协同邯郸市残联深入峰峰矿区残疾儿童家中,开展实施残疾儿童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

家住九龙矿社区的小叶(化名)父亲眼含热泪讲述:“这个黑板助视器太神奇了,我女儿原来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自从患低视力疾病后,成绩急剧下降,心理上产生了阴影,自卑心很重,今天中国残联给我家送来了学习助视器,黑板上的字都能看着了,读书写字也不是很费眼了,真心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温暖!”高端助视器不仅改善了小叶的学习条件,更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图为专业人员为视力儿童调配助视器现场

孩子患有严重脑瘫,今年16岁了,日常的移动对我们全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每一次抱起他,从床上到轮椅,从轮椅到沙发,甚至是简单换一个姿势,都把我们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这个移位机,真是雪中送炭,让我们第一次感到如此轻松、安全地完成了孩子的转移,以后孩子上个厕所、洗个澡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真的是太感谢了!”小乐(化名)的妈妈感慨道。

爬楼轮椅、学习助视设备、移位机等国内高端领先的黑科技辅助器具,真正体现了科技助残,为残疾儿童家庭破解了生活困境。

专家团队定制服务方案——从“标准化产品”到“私人医嘱”

“左腿先发力,扶手这里有压力感应开关……”在峰峰矿区和村镇北八特村,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专家吴玉涛悉心地指导小乐妈妈使用移位机。作为项目“评估-改造-跟踪”全链条服务的关键一环,中省两级专家团队开展了为期28天的驻点服务,每户家庭平均接受3次上门评估,形成包含辅具适配、康复训练、护理指导的“三位一体”方案。

图为中国残联辅具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指导

此次改造项目中,前来改造、适配的人员均是中、省残联儿童康复辅具方面的专家。他们没有采用“标准化产品”的粗放模式,而是耐心地为每一名儿童进行评估、改造、适配,如同开具“私人医嘱”般严谨细致。

专家们不仅为残疾儿童家庭适配高端器具,还详细讲解使用方法、指导康复注意事项。从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到家庭环境,全方位考量,为每名儿童制定一人一策、一人一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这种专业且贴心的服务,让残疾儿童家庭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与关怀,也确保了辅助器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改善残疾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

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从“政策落地”到“尊严守护”

这次儿童居家无障碍改造以充分满足残疾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为出发点,平均每户改造资金9000元,个别多的达到几万元。峰峰矿区残联副理事长史现朝介绍道。峰峰矿区作为中国残联残疾人辅具中心实施残疾儿童居家改造行动在全国进行的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家试点,经过前期排查摸底、现场评估,确定的22户残疾儿童改造家庭现已全部改造完成。

经了解,中国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将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持续开展“集善残疾儿童助养——无障碍提升计划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打造“评估-改造-跟踪”全链条服务模式,让更多像玉玉、小叶这样的孩子,将告别“磕碰的童年”,在科技与温情的护航下,拥抱充满可能的未来。

下一步,峰峰矿区残联将认真总结先行先试工作经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好全区残疾人作为第一使命、首要任务,勇担当、善作为,大力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为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峰峰贡献。”峰峰矿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韩守林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