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亚残运会女子铅球F35/36/37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包揽前三名,其中,河北37岁的老将米娜获得银牌。
在很多人看来,年龄大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劣势,但米娜却表示,随着年龄增大,自己的心态也在成熟,对待比赛的态度也更加进步,年龄的“弱势”在自己这里已转变为优势。
10月25日下午进行的女子铅球F35/36/37决赛,米娜以13米12的成绩获得银牌。走下赛场的她健步如飞,心情非常轻松。
米娜在比赛中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这次的水平算是超常发挥了,她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
东京残奥会夺冠后,米娜因为伤情一直在休养,状态明显下滑,心态也需要调整。由于多年伤病以及训练的不系统,今年的世锦赛米娜没能取得理想成绩,她也因此一度陷入了迷茫。
“直到开始本次亚残运会集训,我才发现自己有多爱投掷项目。”米娜说,残运会开始前,她们集中训练了十来天,她才发现自己真的离不开投掷项目,训练起来她才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她恢复起来比年轻运动员要慢一些。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她觉得已是发挥出了自己的超常水平。
米娜1986年出生于石家庄行唐县,在两三个月大的时候,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脑瘫,但是父母并没有把女儿当残疾人看待,还特别注重培养她的运动能力。
2004年,正在读书的米娜得知河北省残联选拔运动员,便立刻报名参加,并最终通过海选进入省残疾人运动队,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主攻投掷项目。
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残疾人运动会,米娜就拿到了金牌,从此,每次参加比赛她基本都可以拿到奖牌,并最终在东京残奥会夺冠。
谈及年龄问题,米娜说,从心态上来说,年龄大是优势,而这一优势也助推了她从“不想输”到“平常心”的成长。
米娜说,她以前拿到一个项目冠军以后,再参加这个项目比赛就会产生“不想输”的心理包袱,压力过大反而影响了比赛成绩。经过东京残奥会的洗礼,她的心态与之前完全不同了,哪怕遇到再强大的对手,自己也会用平常心态去面对压力,把压力变成动力,并且赢下比赛,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