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正文
以超声之眼守护健康
——记承德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王洪
发布日期: 2025-08-11
|
分享:
|
字体:

【1】王洪操作超声设备.jpg

王洪操作超声设备

用知识改写命运轨迹  

1969年出生的王洪,一岁时感染小儿麻痹,从此与拐杖为伴。“高考分数足够上重点大学,但很多学校看到体检表就摇头。”回忆求学岁月,他抚摸着手边的《超声医学》专著感慨:“是承德医学院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份恩情要用一生来偿还。” 

为克服行动不便带来的求学障碍,他开始学骑自行车,摔跤无数终于可以自如地骑行。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90年代,他为了查阅医学资料曾只身一人跑遍北京各大书店,连续12小时不吃不喝搜寻文献。正是这般执着,让他从每天只能处理30个病例的见习医生,成长为承德超声领域的领军人。  

【2】承德市医学会超声分会为王洪授牌.jpg

承德市医学会超声分会为王洪授牌 

匠心仁术:以创新缔造生命奇迹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王洪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04年攻读硕士后,他带领团队实现三大突破:建立胎儿畸形系统筛查体系,让数百家庭避免悲剧;开创肌肉弹性成像技术,使肝硬化确诊率大大提升;突破超声介入禁区,完成承德首例肝肾囊肿微创治疗。  

2018年寒冬深夜,一位先兆流产孕妇因胎心微弱近乎绝望。王洪结合血流动力学创新评估法,果断建议保胎观察。如今那个曾被判定“难以存活”的男孩已能跑能跳,每逢春节,全家都会给“王爷爷”寄来成长照片。“超声医生的笔尖承载着生命重量,必须慎之又慎。”抚摸着诊室墙上的锦旗,他如是说。  

【3】工作中的王洪.jpg

工作中的王洪

薪火相传:让医学温度永不褪色  

作为硕士生导师,王洪带领数位研究生在超声领域传道受业,尽心讲解,让他们参与到工作中来,“给他们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把这个工作做了,然后让他们成长。”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北京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天津北辰医院等三甲医院,不少人已经成为了科室骨干。

“还有几年退休了,我就想选好接班人,把科室的学术氛围弄好,把运营的构架弄好,让科室和医院发展的更好。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愿望!”被问及未来的想法,王洪笑着说道。  

诊室窗台上,一盆刺梅倔强生长——正如他帮扶的一位盲人按摩师朋友。当年高中毕业四处碰壁的视障青年,在王洪的鼓励下苦练推拿,如今已成为一位有着高水平的按摩师。“残缺不是放弃的理由,每个生命都能找到绽放的方式。”说着,他翻开手机相册,展示着经他帮助重获新生的患者们。  

【4】王洪参与学生论文答辩.jpg

王洪参与学生论文答辩  

大爱无疆:以残缺之躯筑就完整人生  

从医32年来,王洪累计接诊患者超40万人次,却始终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诊室灯光常亮至深夜,只为让山区患者当天拿到报告;手机相册存满罕见病例,随时为学生开展“云教学”。当被问及何时退休,他指着科室新引进的AI超声系统笑道:“和年轻人搞懂这套智能诊断系统前,我可舍不得离开。” 

暮色中的武烈河泛起粼粼波光,超声诊室的仪器仍在嗡鸣。王洪的身影投射在走廊墙壁上,与年轻医生们的剪影交叠成动人的画卷。正如他常说的:“医学是门温暖的科学,我们要做那双传递温度的手。”在这位“超声守望者”的身上,残缺与完美早已达成和解,绽放出超越医学本身的生命之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