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2万余人名叫张辉,而在衡水这片土地上,有一位“特殊”的张辉,他虽然四级肢体残疾,却带领企业从零起步,最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他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用科技赋能教育,服务全国近6000所学校;他热心公益,累计捐款捐物超500万元;他用“先干起来”的实干精神,在教育信息化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创新的力量回馈社会。他就是河北鑫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
从“东撞西转”到深耕教育
1972年出生的张辉,创业之初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之前,他尝试过多种行业,从文印到电脑培训,再到网络服务,但始终未能找到明确的方向。“东一头西一撞,几年过去之后,回头一看还在原点上转。”他回忆道。直到2008年,张辉敏锐地捕捉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创立了河北鑫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创业方向锁定为教育软件研发。
谈及选择教育行业的初衷,张辉的话语中充满了情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能够服务于教育,它不仅仅是个生意,更多地富含了我个人的情怀在里面。”衡水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他提供了契机,而他对教育的热爱则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1800万用户的信任
张辉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公司成立后,他坚持将每年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近12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鑫考科技累计获得200余项知识产权,并两次荣获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谈及最自豪的产品,张辉提到了“云校园”产品和“网上阅卷系统”。云校园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服务1800万学生和家长,通过数据积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家长和学生是看着云校园长大,高中毕业后再回看自己的数据,能够看到成长经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网上阅卷系统则帮助约6000所学校实现阅卷数字化,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过去老师阅卷需要三天,现在一天就能完成,效率提升了,教学也更精准了。”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张辉带领团队率先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成为河北省首家私有化部署大模型的企业。“我们今年给公司进行了重新定位,叫基于场景应用研发的人工智能企业。”他兴奋地表示,人工智能将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比如用AI阅卷分析学情,帮助教师尽可能地因材施教。
困难中前行迎曙光
创业路上,张辉遇到过无数困难。早期最大的问题是方向不明,而随着公司发展,人才和资金的压力接踵而至。“2008年之前是找不到方向,2008年后是团队和人才的问题。”他回忆道,“软件研发需要研发、培育、推广应用、反馈、提升五个过程。初期很少有人认同它的价值,也没有更多的人愿意给你提供机会来应用。”
张辉至今仍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客户——北京昌平一所中学,受限于网络环境、设备环境的不完备,还有自己研发软件第一次实际应用的不确定性,他和团队成员亲自安装、调试、测试。“我们都亲自上,一干就是三四天不休息。”回想起当时的第一单,所有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软件的日渐完善,产品单一、资金短缺等问题又接踵而来。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缓解了资金压力,也让张辉更加坚定地投入研发。从单一产品到覆盖教育全场景的160多款产品,鑫考科技逐步成为行业标杆。公司员工也成为张辉心中的最大的财富:“我们属于轻资产企业,没厂房没土地,全部都是靠我们的技术和人,所以说这200人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从自立到助人
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张辉始终心怀感恩。“首先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要自力更生。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人。”公司270名员工中,许多人从校门走出后便跟随他成长,“看着他们成家、买房、买车,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公益领域,张辉累计捐赠款物超500万元。因为跟学校合作较多,他时常向困难学生捐赠助学金;2023年,他带领员工为洪水受灾地区捐款;最近一次,他又向学校捐赠了九台机器人。谈及公益初衷,他说:“我们是社会的受益者,有余力就要帮助他人。特别是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的情况下,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把正能量凝聚起来。”
对于未来,张辉的规划清晰而宏大: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赋能数字教育、智慧医疗、应急指挥、数字政务等六大行业。“持续创新,做全国受人尊敬的互联网创新平台”是鑫考科技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张辉毕生的追求。
回首二十年,张辉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感悟:“思万变不如行一步!行动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他鼓励大家勇敢尝试,“先干起来,干错了我再调整,但若永远不开始,就永远不会成功。”